2013年5月1日星期三

穿牆的短波 第一卷:記錄紅色中國

穿牆的短波
第一卷:記錄紅色中國


張敏編撰

溯源書社

出品人浦前
責任編輯:費珍妮
封面設計:劉以芳

穿牆的短波•第一卷:記錄紅色中國


編    撰:張敏
出    版:溯源書社
電    郵:fountainheadbookshk@gmail.com
發    行:田園書屋
電    郵:gfbook@netvigator.com
版    次:201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港幣138元新台幣399元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6442-3-7

謹以本書紀念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所有受難犧牲的中國人


目錄

卷首題記:紅印

開卷特寫:盲人維權者陳光誠...........................................................1

第一輯:紅色中國的足跡
第一篇  從建政、韓戰到“大躍進”............................................31
第二篇  “大躍進”、“大饑荒”、“大革命”.................................44
第三篇   口號與中國:“工業學大慶”.......................................55
第四篇   口號與中國:“農業學大寨”.......................................70
第五篇  五星紅旗下非正常死亡者名單....................................84

第二輯:“反右”回憶與見證
第一篇  “反右”50年與北大“五一九”.........................................99
第二篇  至死未被改正的“右派”林希翎....................................107
第四篇  紀念“中國的良心”一劉賓雁.........................................147
第五篇  方勵之夫婦人生沉浮錄.................................................158
第六篇  科學家許良英敎授回首滄桑.........................................184
第七篇  林昭胞妹彭令范訪談錄.................................................197

第三輯:瘋狂歲月——“文革”紀事
第一篇  紀念《上海生與死》作者鄭念.....................................255
第二篇  遇羅克的《出身論》與那個時代.................................265
第三篇  “紅八月”——毛澤東與“紅衛兵”的暴行......................315

第四輯:青春大流放——“知青”史話
第一篇  青春大流放哀史.............................................................341
第二篇  “知青文學”史略..............................................................352
第三篇  “知青”的“世界革命”夢..................................................364
第四篇  那個畸形時代的婚戀.....................................................370

第五輯:歷史的傷口——1989 “六四”
第一篇   丁子霖與“六四”難屬群體............................................385
第二篇  紀念一位“天安門母親”蘇冰嫻.....................................395
第三篇  秦城監獄的8901號囚徒——鮑彤.................................410
第四篇  欽本立與著名的《世界經濟導報》.............................427
第七篇  紀念“獨一無二的反叛者”一王若望.............................472

紅色中國人禍大事年表舉要.............................................................505

卷首題記: 紅印


自從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紅色政權大印開路。

紅旗、歌聲、秧歌、鑼鼓、口號、搶聲……一場宣稱“建設人間天堂”的試驗,裹挾幾代中國人,數以億計生命個體歷經滄桑創痛、悲歡離合……

在“心靈之旅”有限的節目時間裡,借助話筒、錄骨機、無線電波,讓聲骨往返穿越被稱為防火牆的信息封鎖牆,傳播被阻擋的資訊與心聲。因其中受訪者的談話都有當時情境聲音存底,不事雕琢,多一份史料價值。

歷史還將記住這樣的晝面:在短波廣播被極權專制不惜工本干擾的時代,不甘被愚弄的人們將短波收音機緊貼在耳邊,齦難搜尋時斷時續的聲音信號,接收牆外的信息,與自由世界傳媒工作者合力向剝奪人民知情權的極權專制説“不! ”

設置所謂“防火牆”用以封鎖信息的時代終將結束,人類歷史上某些人以各種手段阻遏民眾自由獲取信息的可悲可恥的一頁終將被永遠翻過。“防火牆”也將與曾被干擾的短波廣播聲音文件和曾被阻擋在牆外的網絡文稿一起,作為記錄紅色共產極權暴政的一部分,被歷史博物館收存。

拜互聯網之賜,這些聲頻文件和文字稿在網上留痕。雪泥鴻爪,存留紅色中國點點無法磨滅的印記。

紅色中國人禍大事年表舉要

紅色中國人禍大事年表舉要


1949    10月1日,中共建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    6月,韓戰爆發;同月,“土改”(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0月,“鎮反”(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951    2月,“鎮反”運動進入高潮;12月,“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開始。

1952    1月,“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盗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開始。

1953    12月,全國“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始。

1955   5月,“反胡風”(反“胡風反革命集團”)運動開始;7月,“肅反”(肅清反革命)運動開始;12月,“農業合作化”運動進入高潮。

1957    6月,“反右”(反擊右派分子)運動開始。

1958    5月,“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

1959-1961 “大饑荒”(三年自然災害、三年困難時期)。

1963-1965 “四清”(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運動(社會主義敎育運動、城鄉社敎運動)。

1966-1976 “文革”(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十年浩劫。

1983 7月,“嚴打”(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運動開始’造成全國範圍違憲違法的大規糢人權迫害。

1989 6月4曰,中共數十萬軍隊強行驅入北京天安門廣場,武裝鎮壓和平請願、要求民主的學生和市民,過程中造成數以百計到數以千計的和平居民的傷亡,此一震驚中外的屠殺事件,史稱“六四”。


(*括號内為中國官方正式聲稱的稱謂)

《穿牆的短波•第一卷:記錄紅色中國》所收入的新聞報導、訪談實錄和播出的節目,由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訪談節目主持人張敏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採訪(極少量外出採訪)編輯、主持製作。

本書封面和正文内的圖片均採自互聯網;圖片文字説明及部分篇目標題係編輯所加。
本書版權所有: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

第八篇 “六四”23周年訪難屬 ——求真想、賠償、問責

第八篇  “六四”23周年訪難屬 ——求真相、賠償、問責

(首播:2012年6月4日)

今年“六四”期間,難屬丁子霖電話被監控、通話中途被切斷

“六四”23周年紀念日之前,我與丁子霖女士約好5月31日電 話採訪的時間,屆時多次撥打,無人接聽。又過了 20多分鐘再撥, 終於撥通。

主持人:“(您那邊)很長時間振鈴,(沒人接)我一直在等。”丁子霖:“那就是(監控者)故意的,我吃完晚飯到現在,這中間沒有電話。”

 
“只要母愛在,天安門母親就存在。” 
 ——香港媒體在2012年母親節當曰盛讚“天安門母親”

主持人:“咱們借這個機會核對一下,也能知道這個電話是不是 正常,因為我跟您是約了的嘛。”
丁子霖:“對。”

主持人:“那我們就抓緊趕快説,因為昨天講著講著電話信號就 變得很不好,所以我也擔心。”

丁子霖:回顧10年前難屬訴求,至今沒過時,社會矛盾加劇

丁子霖女士先從當天發表的有121人簽名的“天安門母親:紀念‘六四’死難者離世23周年”文吿談起。

丁子霖:“北京時間今天早晨,中英文本同時公開的。每年周年 我們都會有一個文本,紀念已故的親人和所有‘六四’遇難者。去年 是以公開祭文的形式,今年在京難屬一起商量,根據大家一致的意 見,針對今年的情況,我們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提出我們的看法。

“有兩個新情況,是我們文本擬定後發生的。一個是軋偉林先 生25日突然去世;再就是這兩天媒體記者來我家採訪,吿訴我陳希 同那個書的事情。

“不過我想,沒關係,因為文本整個精神都可以涵蓋。我這次 接受你採訪,補充一些內容就可以了。

“先從文本講起。為什麼開頭兩段回溯了 10年前‘十六大’之 前我們‘天安門母親群體’給‘十六大’的一封公開信,引了其中兩段? 那整個給‘十六大’的信,我們是有期盼的,希望‘十六大’新的領導 人能夠著手公正解決‘六四’問題,以解決‘六四’問題為契機,啟動 政治改革,化解社會矛盾,達成政府和民間的和解等等,推動中國前 進。大致是這樣的意思。

“現在重新回過頭來看這兩段話,我們感到一點兒都沒過時, 可以完全用來給他們今年的……”

講到這裡,電話突然斷了。我又撥通。

丁子霖:“喂!……”

主持人:“您知道講到哪兒斷了嗎?……”

又斷了。

之後,再次撥通。

丁子霖:“接著説吧。我們發現,以我們‘十六大’提出的問題 要求,看當前的社會矛盾,一點都沒減少,而且更加加劇,現在可以 説危機四伏。

“對胡溫執政的這10年,我們覺得很可惜,他們又錯過和放棄 了這10年的歷史機遇。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希望未來的執政黨 能夠重視民意。”

丁子霖:髙官無資格呼籲民眾覺醒,23年前民眾已覺醒、被坦克 碾碎

丁子霖:“最近注意到溫家寶在‘兩代會’記者會上提的那些‘政 治改革’,以及民間傳言《金融時報》透露的關於‘六四’內部講話,‘要求平反’等等。這些我們無從證實,我們只能就他在公開場合中 央電視台播放的新聞裡他講的一些話,他講‘政治改革’是真的。

“退一萬步説,如果他曾經在內部三次要求平反‘六四’,‘沒 人理睬、同僚反對’等等……即使是真的,他一個人能成嗎?胡錦濤 這10年,把中國現狀領導成這樣,我們認為胡錦濤受毛派意識形態 長期薰陶,他的想法應該負主要責任。”

“我們注意到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號召‘人民要覺醒’等 等……説實在的,我們作為死難者親屬,越是這個日子,看到溫家寶 這麼講、這麼呼籲,我們一點不振奮,反而非常反感。

“為什麼這麼説? ‘六四’屠殺之後,如果溫家寶還是一介平民, 或者是一個普通官員,我們無話可説。他現在……當年他也陪著趙紫 陽去廣場看望學生,他後來又接了總理的大棒直做到總理。我覺得, 自從1995年‘難屬群體’形成以來,每年的呼籲,每年的公開信,當 局從來不予了理睬。今天作為一個執政黨高層的一員、政治局常委一 員,我覺得不僅是溫家寶,他們沒有任何人還有資格呼籲‘民眾起來覺醒’。

“吿訴他一23年前,我們的親人和北京百萬民眾早就覺醒, 不光首都北京,全國各個主要大城市民眾都普遍覺醒了,那時候就呼 唤你執政黨‘反官倒、反腐敗’,‘推進民主改革’,新聞界要求讓他 們説真話,不就是要求輿論自由嗎……這些當年民眾的覺醒,他們的 積極性、創新精神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已經載入史冊了。

“讓人痛心的是,中國民眾的覺醒被執政黨的坦克機檜碾得粉 碎,連同他們鮮活的生命在內。你今天作為執政黨,不改正當年的罪 錯,還有什麼資格站在那裡呼籲民眾啊!

“對此,我們特別反感。因為你接過了最高的權力棒,要對前 任的犯下的罪錯、造成的罪孽,進行負責任的清理解決。”

丁子霖:如溫家寶真有誠意,能否去看看離中南海不遠的軋偉林 家人

丁子霖:“我們寫這個稿子的時候,軋偉林先生還沒出事。但是,25日他就在絕望中自縊身亡了。”

軋偉林先生在1989年“六四”屠殺中失去了他22歲的兒子軋愛 國。現年73歲的軋偉林5月25日離家出走,第2天被發現自縊身亡。 此前他備有一紙,上面寫著“冤屈未得伸雪,決意以死抗爭”等。

丁子霖女士回憶軋偉林先生曾與她一起尋訪“六四”難屬,希望 溫家寶總理能去離中南海不遠的軋偉林家,安慰他的遺屬。

丁子霖:“軋偉林這個人話不多,我們一塊去天津尋訪……張振 霞(軋偉林的太太)自從開口説明兒子遇難經過和難屬要求後,沒停 過。雖然講話的不是軋偉林,他總是默默地站在妻子身邊,讓他妻子 説話。他們可從來沒有退縮,警察也不斷地找他們。

“軋偉林走了,怎麼妥善處理他的後事?他們的反應是,在公 安部門手裡,把他的遺體控制了,火速火化。

“他就是對這個政權絕望了,每年他都跟我們一起,年復一年

地簽名抗爭。但是他不想堅持了,如此決絕地了斷,扔下他的病妻, 這説明了什麼?”

“今天國安來我家通知,他們6月3、4日要在我門前上崗,我 也不得隨便外出。

“我今天跟他們提了,請他們轉達去一軋偉林父子的死,根源 都在這個極權制度。如果溫家寶真有誠意的話,你能不能去看望一下 他家人,軋偉林家離你中南海不遠,這也表示你一點兒真誠啊。”

丁子霖:歡迎《陳希同親述》,大家都來説真相,就會剔除謊言

丁子霖女士又談到今年“六四”前夕在香港出版的《陳希同親述》 一書。她説:“現在陳希同這個自述,我們是持歡迎態度……”

電話信號一陣陣很不好。

丁子霖:“……大家都來説真相,‘六四’真相就會像鮑彤先生所 説‘自然會浮出水面’,人們在比較當中,會把那些虛假的謊言剔除。 陳希同這個當然是推卸責任,但是他説的‘鄧小平是主要決策者’, 我覺得這個他説得沒錯。第二,他還説了句人話,説‘其實當時可以 處理得不死人,但是死了人,他作為當時的市長,覺得遺憾’。

“我覺得説‘遺憾’,太輕了,太輕了!

“人命關天哪!這麼多條人命,就這麼輕輕的一個‘遺憾’能過嗎?

“陳希同絕對不是元凶,他就是‘六四’大屠殺決策者的幫凶, 罪責難逃啊。罪的輕重大小有所不同,但這是逃脱、推脱不了的。”

“再一個,他説死了 200多人,不對!

“其實,我覺得死200多,死2000多,或者更多,人數多少不 影響它(屠殺)的性質,性質是你調30萬野戰軍進北京首都屠殺手無 寸鐵的請願民眾,是一場鄧小平搞的軍事政變。鄧小平,你在黨內是 個普通黨員,你能夠踢開人大常委會,人大還是個最高權力機構嗎? 身為軍委主席的身分,什麼都聽命於他,這不是軍事政變是什麼? ”

“所以,今年‘天安門母親’(發表的)這個文本最後重申我們的 訴求:真相、賠償、問責。

“現在回顧群體(聚集起來已經)17年了,我們堅持的完全正確, 所以我們會繼續下去。

“現在經過這段時間的檢驗,李鵬的書沒面世,陳希同的書即 將面世,終於……哪怕一條缝,我們希望通過傳媒,能夠呼籲方方面 面一23年前的當事者,部隊的,黨政軍知情者、參與者、決策者, 以及哪怕是旁觀者、目睹者,還有當時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學運領袖 們、頭頭們,或普通的參與者……還有所有受難者家屬,我們現在找 到的受難者家人不是全部,只是冰山一角……都站出來説真相,真相 越辨越明,才能真正吿慰亡靈。”

丁子霖:今年難屬們仍被監控,鬆動在那裡?

主持人:“今年難屬們被監控的情況怎樣?”

丁子霖:“今年鬆動了嗎?我們難屬有切身體會。難屬徐玨已70多歲,癌症晚期,她早早就被單位以派出差名義去了外地……單位説是公安要他們這麼做的,單位和公安勾結起來,説半個月以後,‘六四’後回來。

“今天我給幾家難屬打電話,幾家所在地派出所‘片兒警’都來 電話問過了,有的是到家裡問過。

“我們的電腦全是被監控,難屬一家一家都被盯著呢,你説鬆 動在哪裡?”

張先玲:溫家寶及上層如真有誠意,可就200多人名單先開始對話

在八九“六四”屠殺中失去19歲兒子王楠的在北京的張先玲女士 “六四”23周年前夕接受我的採訪。

張先玲:“我先講一下關於傳聞的溫家寶説要‘平反六四’等等 事情,我個人的想法,也許溫家寶説過這樣的話,但我們沒有在媒體 上或電視裡聽過這樣的話。

“每年我們都要求對話,政府如果説……溫家寶也好,或上面 一些人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對話開始,先易後難,把一些比較 容易談得攏的事情談起來。

“我們現在有公開的200多人的名單,就是確鑿的證據,這些 人都是無辜被殺害了的。

“政府、溫家寶如果真有誠意,上層真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 可以就這200多人的名單,我們開始對話,就賠償或道歉問題對話, 才表現你的誠意。

“但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不見有什麼具體接觸、 具體表示的話,怎麼能見到你到底是有誠意還是沒有誠意呢?”

張先玲:政府如果答覆、考慮難屬要求,軋偉林慘事就不會發生

主持人:“您對軋偉林先生過世這件事情……?”

張先玲:“軋偉林這個人,我以前和他接觸不算少。他一向比較 內向,不太善言辭,但對我們的活動一直很支持,一直抗爭,一直很 有信心的。後來我想了想,今年春節我們聚會時,他好像表示了一 種憂慮,説‘我們這個事情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任何消息,能有什 麼希望呢?’我當時還跟他説‘一定會有希望的,只是時間的長短問 題’。我看到他對這樁事情開始有點感到失望,感到有很大壓力吧。”

主持人:“事發後您是什麼心情呢?”

張先玲:“震驚,非常悲痛。因為他是我們群體裡一個比較積極 的、很好的人,而且這樁慘案是由政府造成,我們多少年來抗爭,要 求對話,政府如果從人道出發,就應該考慮這個要求。如果政府有所 答覆、有所考慮的話,也不會發生軋偉林這樣的慘事。這又是政府欠 的新的血債。”

張先玲:今年“六四”我和記者都被監控,本質上沒有一點點鬆動

主持人:“今年‘六四’紀念日到來,難屬們現在通訊、行動方 面被監控方面您所知道的和您本人情況怎樣?”

張先玲:“我這個月很早就受到監控。但今年的監控很奇怪,不

像以前來通知‘我們要上崗了’ ,怎麼怎麼樣,他們有時候不知為什 麼跑來看我一天,然後又走了。過些日子又來呆一天半天,又走了。 有時候來一天監視我,我根本沒出門。樓下會有值班的人吿訴我‘他 們有人來看了你一天’。

“從這種情況看來,他們對我的監控沒有任何放鬆,而且從上 星期三、四(5月23、24日)開始,警察就在我家不斷阻攔記者來採 訪,比利時、香港電視台記者……被擋了不准上來。警察又在我家裡 坐著,不准我下去,阻止我跟記者見面。我到哪裡他們都跟著。

“他們也跟我講,‘六四’時要坐他們的車,才准我們去公墓掃 墓。總之,從這種種表現來看,本質上沒有一點點的鬆動。


以上文字的聲頻文件,存錄在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網頁“心靈之 旅”攔目中,鏈接如下: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xinlingzhilyu/mind-610b-06042012112704.html


第七篇 紀念“獨一無二的反叛者”——王若望



第七篇 紀念“獨一無二的反叛者”——王若望

(首播:2011年12月15日)

王若望逝世10周年前夕,新書《獨一無二的反叛者一王若望傳》在港出版

今年12月19日是王若望先生逝世10周年。近日,居住在愛爾蘭的華人作家喻智官先生所著《獨一無二的反叛者一王若望傳》由香港溯源書社出版。“紀念王若望先生逝世10周年暨《王若望傳》新書發布會”計劃於12月20日在美國紐約舉行。

陳家驊:當局説王若望是“自由化的老祖宗”成褒詞,有趣味


王若望(圖中)
在1989年爭取人權和民主的和平抗議運動中身先士卒,與參加抗議的作家、知識分子同行走在上海街頭。

現在住在紐約的一位王若望先生的老朋友陳家驊先生發表紀念文章,題為《永遠不忘王若望》。90高齡的陳家驊先生帶著鄉音,朗讀了這篇文章的開頭——

“王若望先生逝世時,紐約和海外各地不少學者及知名人士,發表了弔唁文章,有的説他是大寫的人,有的説他是偉大的先行者,有的説他是不屈不撓的自由民主戰士,我覺得種種論斷都很有力,很得當。大家的各種説法,無疑都是對先生奮鬥終生的最好評價;當權者本意醜化他,説他是‘自由化的老祖宗’,恰恰成了對他蓋棺論定的褒詞,這倒是意想不到的趣味!”

喻智官:王若望鼓動政治改革、宣揚自由民主,被(兩度)開除黨籍

《王若望傳》的作者喻智官先生著有反映文革歷史的長篇小説《福民公寓》。近日談到紀念王若望先生逝世10周年和新書《王若望傳》的寫作,喻智官先生説:“首先我想講一下王若望的地位。他在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和劉賓雁、方勵之齊名的異議人士。他們當時鼓動政治改革,宣講自由民主,可以説是啟蒙了一代人。鄧小平就是因為他們宣揚民主而把他們開除黨籍,這可以説成為‘八九民運’的一個誘因。”

第六章 紀念“拒絕向人民開槍的總書記”——趙紫陽


第六章 紀念“拒絕向人民開槍的總書記”——趙紫陽

(首播:2005年1月22日)

1.被阻隔的悼念之聲

趙紫陽最後留在中央電視台屏幕上的形象和聲音

被軟禁15年多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因病於2005年1月17日 上午7點01分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趙紫陽1919年生於河南省滑縣農村,不滿13歲加入共青團,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10月,趙紫陽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委。在四川任職期間,他領導的四川與萬里領導的 安徽,在中國最早進行農村改革,收效顯著。民間有“要吃糧,找紫 陽■,要吃米,找萬里”的説法。1980年9月趙紫陽任中國國務院總理。1987年1月任中共中央代理總書記,同年11月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由於1989年趙紫陽對中共武力鎮壓民眾的決策持不同意見,提 出辭職,被指控“分裂黨”。“六四”後被軟禁在家中長達15年多, 直至病逝。

晚年趙紫陽在幽禁的歲月裡攝於北京家中。 
倡民主堅守良知儿女為你驕傲,今西去終獲自由風範永存人間。
 能做你的儿女是我們今生的榮耀,支持你的決定是我們不變的選擇。
 ——趙紫陽子女獻給趙紫陽的挽聯

現在30歲以上的中國人可能還記得,趙紫陽最後一次在中國中 央電視台新聞節目出現是1989年5月19日,當天凌晨他到天安門廣 場看望絕食學生——

(救護車聲音)趙紫陽説:“我們來得太晚了。”

學生:“總算來了!”

趙紫陽:“你們不管怎麽樣説我們,批評我們,都是應該的,我 這次來,也不是請你們來原諒我們的,不是這樣。我只是説,現在 同學們的身體到了現在啊,已經是非常的虚弱了,你們都已經絕食 了……現在是第6天到第7天,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五篇 丁子霖《尋訪“六四”受難者》與書中人物

第五篇 丁子霖《尋訪“六四”受難者》與書中人物

(首播:2006年5月27日)

《尋訪“六四”受難者》一書出版

香港《開放》雜誌社2005年出版《尋訪“六四”受難者》一書, 作者是“六四”難屬丁子霖女士。

多年來,丁子霖與難友們尋訪“六四”遇難者親屬和“六四”傷 殘者的工作一直在艱難中進行。到目前,已經尋訪到186位死難者的 親屬和70多位傷殘者。

丁子霖女士介紹《尋訪‘六四’受難者》這部書。

“天安門母親”運動的發起人——丁子霖

丁子霖:“這本書在十幾年‘尋訪實錄’基礎上形成,以50篇‘尋 訪實錄’和《風雨如晦十五年》這篇八、九萬字的長文為主幹,再有 本來15周年的時候準備發表的尋訪到的“六四”死難者名單,.還有 一部分是‘六四’ 10周年到15周年期間我們發表的一些重要文章.

“這本書可以説是多年來難友們幫助我一起尋訪,共同努力的 心血結晶,也是多年來海內外始終惦著‘六四’,關注‘六四’受難者 命運的朋友們直接、間接給我們提供線索,才能尋訪到目前186位死 難者名單。尋訪過程中積累了這50篇‘尋訪實錄’。”

第四篇 欽本立與著名的《世界經濟導報》


第四篇 欽本立與著名的《世界經濟導報》

(首播:2001年8月11日)

張偉國主編《欽本立的擦邊球》出版

正當中國大陸多家報刊雜誌因所謂“自由化傾向”被當局查封的 時候,不久前張偉國先生主編的《欽本立的擦邊球》一書由美國21世 紀中國基金會出版。書中記述的是關於欽本立先生和他創辦的《世界 經濟導報》。

“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張敏採訪了該書主編者、幾位讀者和相 關歷史事件當事人。

主編者張偉國先生原是《世界經濟導報》駐北京首席記者、八九“六四”後被當局關押20個月、現為美國自由新聞工作者。

當我問到為什麼要編這樣一本書,張偉國先生説:“欽本立是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世界經濟導報》是1949年以 後中國新聞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報紙。”
欽本立肖像
1980年代末被譽為中國大陸“最勇敢的報紙”的《世界經 濟導報》,該報總編輯欽本立 是八九民運中第一個被中共 整肅的對象。

在美國讀到《欽本立的擦邊球》一書的《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 平先生説:“我覺得張偉國主編的《欽本立的擦邊球》,是紀念‘六四’的一個很重要的資料性文獻。

“大家都知道,在八九民運中《世界經濟導報》事件是一個有全 國性影響的政治事件,圍繞這個事件引發的各種其它問題都在八九民 運中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欽本立作為《世界經濟導報》的總編輯在80年代、尤其是在80年代後期,在思想解放、推動改革、形成輿論方面都作出了很大 貢獻。《導報》當時可以説是中國出版界、新聞界鼓吹思想解放、鼓 吹改革的一面旗幟。從《欽本立的擦邊球》這本書也可以看出江澤民 在八九民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對自由民主的敵視和恐懼。”

主持人:“您看這本書有什麼主要特點?”

胡平:“收集資料非常齊全。收集到欽本立當時在主持《世界經 濟導報》工作時的一些言論和文章、海內外圍繞著《導報》事件對欽 本立的採訪,還有欽本立去世以後各界人士對他的緬懷和對《導報》 事件的報導。這樣就把整個《導報》事件和八九民運的大背景相當完 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因此我覺得這本書的史料價值相當高。”

第三篇 秦城監獄的8901號囚徒——鮑彤


秦城監獄的8901號囚徒——鮑彤

(首播:2001年7月28日)

鮑彤是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助手,原中共中央政 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書。1989年5月因不贊成派軍隊鎮壓民運而被捕,此後被以“洩漏 國家機密罪”判刑7年,在秦城監獄中被編號8901,代替他的 名字。

鮑彤是“六四”事件被判刑級別最高的中共官員,他至今仍 在當局密切監視之下。“六四” 12周年之際,“心靈之旅”節目 主持人張敏通過越洋電話採訪了住在北京的鮑彤先生。

鮑彤像
“中國發生‘六四’,説明中國有病,就需要用X光、用B超、 用各种化驗查查看有什么病,這就需要原始記錄。我的(獄 中)交代就好像是一個細胞,從這個細胞裡也可以撿驗到(中 國)身体的某种疾病。”(鮑彤語)

張敏:請談談您1989年被逮捕的情況,您事前有沒有思想準備?

鮑彤:我有點預感。我當時的身分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書,趙紫陽到北朝鮮去的時候,他委託李鵬主持常委日常工作。 李鵬在這期間曾經召開過常委會,他沒有通知我參加,那時我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政治秘書,第一次沒有參加常委會。接著又有一次會議,又沒有通知我,我就覺得有點不正常。後來我知道,李鵬説我洩密,我覺得這個説法沒有根據,因為我從來沒有洩過密,李鵬怎麼知道我洩密呢?我覺得這事很奇怪、很可疑。

張敏:他們有沒有説您洩露了什麼機密,在什麼情況下洩露的?

鮑影:李鵬在5月17日白天説我洩密,陳希同向人大常委會報 吿説,鮑彤是在5月17日晚上洩密,就是説,陳希同打了李鵬一記耳光。第二,陳希同説‘鮑彤洩的是戒嚴的機密’,這是他代表國務院這個中國最高行政機關向人大常委會這個最高權力機關報吿時説的, 可是北京市檢察院的起訴書和法院的判決卻説‘鮑彤洩露的是關於趙紫陽下台的機密’。就是説,北京市檢察院和法院又打了國務院一記耳光。

事實上,我知道的是,鄧小平對趙紫陽説‘總書記還是你’。所 以,我在法庭上説,如果説我洩密,我知道鄧小平説過的話,我怎麼會向人家説趙紫陽要下台呢?法院為了跟李鵬保持一致,就判鮑彤洩密。我就講這三次反復,你就知道他們的指控有多少真實性了。這只證明一點,所有對鮑彤洩密的指控都是造謠。

第二篇 紀念一位“天安門母親”蘇冰嫻

第二篇 紀念一位“天安門母親”蘇冰嫻

(首播:2001年2月4日)

曾經在“心靈之旅”節目中接受過我採訪的“六四”難屬蘇冰嫻女士春節前在北京突然去世,享年64歲。

4個月前,蘇冰嫻還在“心靈之旅”節目中發表談話——

蘇冰嫻:“如果沒有‘六四’這場大屠殺,我和丁子霖、張先玲她們是不可能認識的。是共同的命運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的。

“ ‘六四’的死亡人數,遠遠不只我們目前收集到的這100多人,因為從當時我尋找我兒子的時候,看到的醫院的死亡名單,一個醫院就有幾十人,我們現在找到的才是多少啊!當年送到‘人民醫院’的死者家屬我們一個也沒有找到。

“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難。我們的活動都受到監視、電話被竊聽,一有活動,門口就有人看著。我們這些難屬裡有多少人生活在最底層!他們生活是那麼貧苦,無援無助,當局還不許他們接受任何援助,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蘇冰嫻遺像
“儘管我只是去年(2000) 4月在北京見了蘇冰嫻一面,但是我終生難忘這一面:一面是中國官方的敵意和恐嚇,一面是令我生出敬意的勇敢的中國婦方的形象。”(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的遺孀露伊絲•韋勒一斯諾語)

蘇冰嫻女士生於1936年,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工作十幾年,退休前是中共中央編譯局翻譯。她21歲的兒子趙龍在1989年北京“六四”屠殺中遇難。

近年來,蘇冰嫻女士和其他在“六四”中失去子女的“天安門母親” 一起,投身“六四”難屬的尋訪和有關人權活動.

今年1月15日夜裡,她突然逝世。1月31日,蘇冰嫻女士遺體吿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公墓第二吿別室舉行。這個遺體吿別儀式是由蘇冰嫻退休前所在的中共中央編譯局主持的。

第五辑 第一篇 丁子霖與“六四”難屬群體

第五辑 历史的伤口——1989 “六四

丁子霖与“六四”难属群体

(首播:2000年9月16日)

【蒋培坤、丁子霖夫妇合著的《生者与死者一为了中国的明天》,由纽约“中国人权”出版,“心灵之旅”节目主持人张敏采访了此书作者之一丁子霖女士。】

张敏:丁子霖女士,能不能请您先介绍一下编这本书的想法?丁子霖:书名《生者与死者》是我起的,副标题《为了中国的明天》是编辑加的。

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u年来的“六四”,就是我们从1991年“六四”前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以后,每年我和我先生在“六四”周年的时候都会写文章纪念,一直到1999年6月4日;第二部分是我们一起联署的两份宣言,以及有关人权问题的文章,包括论中美重开人权谈判、从文革到“六四”等;第三部分是书信,包括这些年来我和朋友们的通信,那时候没有电脑,我都是用复写纸写的,留下的底稿他们算了算有20多万字,我从中挑了 11封信收在书中;第四部分是我们获人权奖的答辞;第五部分是我接受媒体采访的记录;最后是我们每年向政府要求讨回公道的呼吁书、公开信。

图为“天安门母亲”群体在2009年“六四” 20周年纪念活动中。
“人类反抗强权的历史,是记忆反抗遗忘的历史。把我们的记忆留下来,应该是我们的一份责任。……作为一个有着自己尊严和诉求的群体——‘天安门母亲’群体站立起来了。”(《天安门母亲的足迹和历程》)

张敏:您能不能谈谈写这些文章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处境?

丁子霖:1989年“六四”以后的几个月,我们就生活在我儿子的灵堂的空间里。我们房间里到处都是他的照片,我用这个办法来强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但是,都11年了,现在我都不大敢回忆跟儿子相处的日子。我总是强迫自己不去回忆过去,尽量把过去封闭起来。

每年我儿子遇害的周年,我都是在很不得已的情况下谈这些事。现在,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时间越长我的感情好像越来越脆弱了。我想,当局的安全部门给小“便衣”下命令的时候,可能把我说成是青面獠牙“危害国家安全”等等,有时候我觉得很好笑。当他们怒骂我时候,说我是“汉奸卖国贼”的时候,他们的那个凶相,我觉得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多么滑稽!

我也不知道怎么命运会把我推到这一步。现在,我面对这么残酷的现实,我还得持续面对下去,一直到我停止呼吸,我都不会过轻松日子了。

有时候我想想,觉得还是应该坚强一点。我走访一些难属家庭,这样能使我振作起来,因为我知道很多难属他们比我坚强。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是我自己的话,我真是没法活下去了。有一个难属,每年清明和“六四”周年,她都捧着两束鲜花、两份祭品,祭完丈夫,祭儿子,年年如此。

原来她还养了一只猫,后来送人了,现在她养着四只鸟,她就对着鸟说话。但是,她很坚强,见到我们的时候,她都是乐呵呵的,她比我们小几岁,总是关心我们这个,关心我们那个,她有眼泪只在家里流。她在扫墓的时候,如果周围有便衣,她绝对不哭。

今年,她扫墓的时候没有发现便衣在旁边,她就在墓前痛哭了一阵。面对他们我真是应该坚强一些,我先生老说我太脆弱。我先生是能眼泪往肚里流的人,只是在1989年6月7日跟儿子遗体吿别的时候他哭了。

第四篇 那個畸型時代的婚戀


第四篇 那個畸型時代的婚戀

(首播:1998年10月17日)

1949年在中國大陸出生的人被稱為“共和國同齡人”,他們的經歷中帶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在北京中科院圖書館工作的毛景華是其中的一位。我通過越洋電話採訪了毛景華女士。

主持人:“您是1949年出生的?”

毛景華:“是,是。我很小的時候等於是單親家庭。剛剛一解放的時候,是‘鎮反’、‘三反’,因為我們家過去是在國統區中央圖書館,當時看到物價飛漲,對社會也有不滿,家人沒有跟著國民黨到台灣去。又不瞭解共產黨,總有一種希望,能使自己的民族富強起來。這些知識分子就抱著這樣一種特別赤誠的心留住大陸了。

“可是沒想到,建國以後老有些運動,父親因為‘三反運動’中的一宗冤案自殺。”

畸形的時代——被毛澤東和中共愚弄的男女“知青”。

當時景華只有兩歲。母親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之下,獨自撫養5個孩子。雖然在父親死後的第4年冤案得以“平反”,可是父親永遠回不來了。由於父親得到平反才剛剛透了一口氣的家庭,不久又降臨了新的災難。在“反右”運動裡,景華的4個哥哥中,有兩個被打成“右派”,其中年紀小的哥哥只有19歲。

毛景華:“我的哥哥他們由於家裡的這些情況,都在婚姻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撃,所以那個時候我總覺得人生挺可怕的。因為小時候受的敎育就是想讓自己的民族能強盛,老有那麼一種憧憬,一種獻身精神,後來等到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媽媽就説‘還是要相信黨,你爸爸的問題他死了 4年以後,還是給弄得清清楚楚,你還是要要求進步’所以那時候我在學校裡要求入團,左一次右一次,就因為我的家庭,沒能入。

第三篇 “知青”的“世界革命”夢

第三篇 “知青”的“世界革命”夢

“知青”的“世界革命”夢

(首播:1998年11月7日)

北京《華人文化世界》編輯室主任李恒久先生1966年“文革”開始前讀高中三年級。他從小有一個心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在“文革”那個特殊年代,因此卻招來了他意想不到的災禍,也讓他在人生課堂裡學到了特別的功課。

李恒久:“我從小就比較喜歡冒險,我也喜歡看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像《地心遊記》、《氣球上的五星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就幻想有一天,我要去看一看這世界的‘八大奇跡’啊,去看看凱旋門,非洲的撒哈拉、金字塔……

“文革一開始,前途無望了。我身邊的人家破人亡的可以説是比比皆是。

“所以,那時候在北京停留已經沒有意義了。”

“文革”關閉了所有學生升學的大門,李恒久和他的同伴們只好到圖書館去找書讀,到天涯海角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尋找自己的位置。

李恒久:“當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徹底粉碎了我們這一屆高中畢業生邁向大學校門的夢想。‘紅衛兵’運動從一開始就注入了鮮明的‘血統論’的內容。

“我出身於資本家家庭,自然屬於被歧視之列,1967年上半年,‘紅衛兵’運動的狂飆時期已經過去。一部分北京的中學‘紅衛兵’在沒有出路中尋找著出路,同時正值‘抗美援越’,部分‘紅衛兵’從炮火連天的越南戰場看到了更具剌激性的‘為世界革命獻身’的機會。

“於是,採取各種途徑到了越南戰場。”

第二篇 “知青文學”史略

第二篇 “知青文學”史略

(首播:2004年1月17日)

本篇訪問《中國知青文學史》作者和幾位“知青”作家、編輯以及評論者。

這些年來陸續有一些描寫“知青”人生經歷的文學作品出版,人們如何評價這些被稱為“知青文學”的作品呢?

劉小萌先生説:“看法也不一樣,大陸有些我的朋友,包括一些文藝界的朋友,搞文藝評論的甚至很有名的出版家,他們就認為真正的‘知青文學’現在沒有出現。”

主持人:“對這種説法您怎麼看?”

劉小萌:“我認為是比較極端的。因為他也同時指出了 ‘知青文學’的種種局限。我倒是有一個不同的看法,‘知青文學’起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走在我們‘知青史學’前面,許多應該由史學家來做的工作最初都是由‘知青文學’來展示的。例如東北‘兵團’知青的情況,尤其像鄧賢後來寫雲南‘知青’的《中國知青夢》,現在一般都是把它納入文學,他最早用了不少雲南‘知青辦’的檔案資料。這些工作本來應該由史學來做。

“知青文學”的代表人物、詩人食指肖像。
當蜘蛛网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當灰燼的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食指《相信未來》


“所以,不管他們文學作品有什麼局限,我覺得他們還是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因為史學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

“前年,大陸戲劇學院一位很有名的學者楊健,寫過一本《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前年由工人出版社出了一本很有影響的我覺得對研究‘知青史’很有價值的書《中國知青文學史》’就是把宏觀研究向專題研究的推進。我覺得楊健的書力度比較大。”

第四辑 第一篇青春大流放哀史


第四辑 青春大流放——“知青”史話

第一篇 青春大流放哀史

(首播:2003年12月20日)

1968年12月22日中國的《人民日報》傳達了當時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發出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敎育,很有必要。”

(插播:當時的歌曲和朗誦)
齊聲朗誦:“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回聲陣陣)

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記載,從那個時候至1975年12月,全中國有22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從1968年12月22日到現在,已過去35年。本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毛澤東離開這個世界已經27年。


“文革”結束後,青春大流放的歲月也趨終結,浩浩蕩蕩的“知青”返城大潮洶涌而起。圖為1978年冬一批云南“知青”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遊行請願,要求返城。

毛澤東逝世後,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中絕大部分人才得以陸續遷返回城市。如今大都50多歲了,他們遍布中國社會各階層和世界各地。

中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是一場什麼樣的運動?與當今中國社會有什麼關係?當年的“知青”們走過了怎樣的人生道路?

(插播:當年歌曲,火車汽笛聲)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革命最艱苦的地方去。
祖國,祖國!養育了我們的祖國
要用我們的雙手,把你建設得更富強……

長期以來,中國的“知青”群體為什麼成為特別被關注的一群人?

第三篇“紅八月”——毛澤東與“紅衛兵”的暴行

第三篇“红八月”——毛泽东与“红卫兵”的暴行

(首播:1999年8月14日)

每当谈起1966年在中国大陆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人们常常会提到“红卫兵”。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这样记载:“1966年8月18日,北京百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毛泽东首次接见到北京串联的各地‘红卫兵’及师生(以后,7次接见,被接见总人数达1100多万)次日,8月19日北京‘红卫兵’开始走上街头,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破四旧’活动。此后全国各地‘红卫兵’纷纷仿效。”

1966年8月18日,曾经被称为“红卫兵的节日”。“红卫兵”制造的以“红色恐怖”为特征的“红八月”,究竟是怎样血腥的红色?

对于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那是记忆中永远无法被撕去的一页。但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可能是难以置信、朦胧而遥远的故事。

在以“红卫兵”制造的“红色恐怖”为特征的“红八月”,中国大陆数以万计的人,或者被活活打死,或者由于不堪被批斗毒打而自杀

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遗像
卞仲耘在疯狂的“红八月”被自己的一群学生残酷殴打致死,是“文革”时期在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当又一个8月18日即将到来时,让我们随着一段已经存入历史档案的实况录音,重回1966年8月18日的天安门广场,再次审视思考当年发生的一切。

第二篇 遇羅克的《出身論》與那個時代



第二篇 遇羅克的《出身論》與那個時代

1•遇羅文談他的書《我家》

(首播:2001年3月3日)

遇羅文是遇羅克的弟弟。

很多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中國人記得《出身論》一文。遇羅克是《出身論》的作者,1970年3月5日被以“現行反革命罪”在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公審大會後被處決,那年他27歲。

遇羅文在“文革”期間曾與牟志京和王建復等人一起在北京創辦了《中學文革報》,刊登了遇羅克的《出身論》等文章。遇羅文和他的家人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有4 口人共5次坐過監獄。遇羅文最近出版了他的新書《我家》,回顧遇羅克生平,講述家人命運。“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張敏通過越洋電話採訪了住在北京的遇羅文先生。

遇羅克遺像
1967年12月被捕前,一生中的最後一張照片,攝於家中

主持人:“《我家》這本書出版後受到關注,您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您想吿訴讀者些什麼?”

遇羅文:“我寫《我家》著重寫遇羅克,為了吿訴那些沒有經歷過‘文化大革命’,或者提醒那些雖然經歷過,但是很健忘的中老年人,他們現在還很懷念過去。比如,懷念毛澤東。我想在《我家》這本書裡以我切身的經歷吿訴人們,過去是什麼樣,那時候有沒有民主和自由?尤其到今天,那些宣傳媒體極力迴避的‘文革’,到底是什麼樣?它是突然發生的?還是幾年前就營造了一種適宜的環境?我在這本書裡沒有,或很少下結論,我儘量用一種平和、客觀的口氣敘述我個人和我一家人的遭遇。

“1949年以來,中國一個運動接著一個運動,而每次運動都會造成大量的冤案,使無數無辜的人慘遭磨難,以致全國民不聊生,假如允許作統計的話,造成的死亡人數和財產損失程度一定是觸目驚心的,這還不包括難以計算的、對人心靈上的傷害。我們家的遭遇是中國億萬家庭的一個縮影。”

第三辑 第一篇 紀念《上海生與死》作者鄭念

第三辑 瘋狂歲月——“文革”紀事

第一篇 紀念《上海生與死》作者鄭念


(首播:1998年8月9日;回放:2009年11月9日)

2009年11月2日,《上海生與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 一書的作者鄭念女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病逝,享年94歲。《上海生與死》一書在英文世界有很大影響,後有多種中文譯本。以下回放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張敏I"8專訪鄭念女士實錄之中一段

受訪者:鄭念,《上海生與死》的作者

採訪者:張敏,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

《上海生與死》問世12年後的一個晴朗的夏日,記者走進鄭念女士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寓所。鄭念精神矍鑠、溫文爾雅,全然不像80多歲的老人。

鄭念肖像
“在我這一生,曾經很多次離開上海,就像今天一樣,站在輪船的甲板上,但是這一次我的感覺和過去都不一樣。我的心裡非常沈重.....我這次離開我的祖國,是永遠也不會回來了。(鄭念《上海生與死》

主持人:我10年多年前讀過您的著作,中文版書名是《上海生死劫》’後來又見到有的叫《生與死在上海》’我還見過另一種版本,叫《上海生與死》。您的書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永遠難忘。能不能請您談談您的人生經歷?

鄭念:我1915年1月生在北京。中學我讀天津的南開中學。大學讀燕京大學。然後我就到英國留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英國,我遇到了我先生,他也是中國的留學生,在念研究生,比我大5歲。我們就在英國結婚。當我們完成學業回國的時候,抗日戰爭開始了,我們不能夠回家了,因為我們的家都在北方:他是山東人,他媽媽在濟南。所以,我們就直接到了重慶。我先生在外交部供職。後來他被派到澳大利亞,我們在澳大利亞呆了 7年。1948年10月1日,我們回到上海,那時候我們的孩子6歲。

主持人:就是您的女兒,梅平。

鄭念:對。她生在澳大利亞。到上海的第二年,也就是1949年的5月,共產黨的軍隊進入上海。當時,英國的殼牌石油公司留在了大陸,英國的經理也要回國了,倫敦總公司讓他物色一個合適的中國人來作經理,我先生就接受了。一直做到1957年,直到他患癌症去世。他死後,公司就準備派一個英國人來,但是英國人不會中文,他們就請我去作英國人的助理。一共做了 9年。

第七篇 林昭胞妹彭令范訪談錄


第七篇 林昭胞妹彭令范訪談錄

2008年4月29日發表説明:本訪談錄是數小時採訪錄音記錄中經過受訪者校閲部分。紀念林昭遇難40周年,自由亞洲電台首發。為儘量保持訪談原貌,記者未加任何小標題和對談之外的説明詞。凡有(……)標記處,為彭令范女士建議暫不收入此文字稿的原始錄音段落。

採訪時間:2004年9月4日下午
受訪者:彭令范,林昭(彭令昭)的胞妹、美國約翰' 霍普金斯醫學院研究技術員
記者:張敏,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
地點:美國巴爾的摩彭令范寓所

張敏:能不能先請您談談您家庭背景真正的色彩?大家的説法很不一樣,比方説,主要是共產黨人的革命背景?對社會關注和政治參與方面的背景?有沒有宗敎信仰的背景?

彭令范:我母親在60年代(20世紀)曾經受洗,那是一個家庭敎會,受洗是在一個家庭的浴室裡。那時候,有一批基督徒會到我們家裡來,念聖經。有時候,我母親就到他們家,我也跟她去過幾次。但是,時間不長,後來就文化大革命了。

林昭遺像
“青春、愛情、友誼、學業、事業、抱負、理想、幸福、自由……我們之生活的一切,這人的一切,几乎被摧殘殆盡地葬送在(中共)這個污穢、罪惡、极權制度恐怖統治之下”。”

“作為一個人,我為自己之完整、正直而且乾淨的生存權利而鬥爭那永遠是無可非議的!”(林昭遺言)


張敏:那時候林昭在獄中?

彭令范:是。

張敏:林昭不知道母親受洗?

彭令范:嗯。

張敏:您的母親曾參加過遊撃隊,有沒有參加過共產黨?

彭令范:她參加過共產主義青年團,但是她沒有參加共產黨。她參加抗日遊撃隊是國民黨領導下的。

第六篇 科學家許良英敎授回首滄桑

第六篇 科學家許良英敎授回首滄桑

(首播:1999年4月24日)

許良英先生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敎授、研究員,現已離休,住在北京。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多年來致力於在中國爭取人權、推進民主進程的獨立知識分子。
“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張敏通過越洋電話採訪許良英敎授,聽他講述70多年的人生故事。

許良英:我的學生時代

張敏:許敎授,可不可以請您先談談您少年時代的經歷?人早年的體驗往往對一生有影響,我們能不能從這裡談起?

許良英:可以。我1920年出生在浙江半山區一個農村裡,我們那兒風景好,山清水秀。我父親作一點木炭生意,家裡有20多畝地,

在我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靠我母親做點小生意,混個溫飽。小學六年級我就開始看報紙,那一年美國發明電燈的愛迪生死了,當時對愛迪生很崇拜,想長大以後也學他。初中畢業,家裡窮,要麼讀師範,或者去

許良英肖像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提著腦袋斡革命,為了建立新中國。但是,想不到我們後來得到的是這麽一個國家,我非常沮喪。”(許良英語)

杭州考浙江大學的高工,就是工業職業學校,結果,師範和高工我都考取了,就上了高工,學習電機工程,這是1935年。

1937年抗戰爆發,先是杭州淪陷,後來學校解散,我們還差半年沒有能畢業,我就回到老家。當時心裡很難過,很消沉,就自己讀書。我有幸讀到了一系列介紹20世紀最新科學發展的書籍,包括相對論、量子論一類的書,讓我驚喜而狂熱,特別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一書,是我高中時買的,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奠定了我的人生道路,改變了我的世界觀,我下決心要學物理,就考到浙江大學物理系,那時浙江大學已經搬到廣西,我1939年初去了廣西。

張敏:您讀了愛因斯坦的書,而且説這改變了您的人生觀,書中哪些東西給您印象最深?

許良英: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他談到國家和個人的關系。過去我們都認為,國家是最高的,個人應該服從國家,中國人受的敎育一直是國家至上。愛因斯坦不是這樣的,他説,“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國家應當是我們的僕從,而我們不應該作為國家的奴隸”。還有愛因斯坦對真、善、美的追求,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他説:“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義”。

進大學以前,我就已經讀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對共產黨一直有好感,對國民黨不滿。不過,我當時是把共產黨看作如同“水滸好漢”那樣的人,但我自己沒有想到要去幹革命,我是很膽小的。

到20歲以後,就發生了變化。1940年,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浙江大學遷到了遵義,那是共產黨的遵義會議剛開過5年以後。地主官僚荒淫無恥,社會的黑暗和國民黨的腐敗無能,使我覺得中國必須革命,思想就開始變了。1940年以後,我決心去搞革命,政治活動我不行,可以搞搞理論。到了 1941年發生皖南事變,出現白色恐怖,就激起我的革命義憤。我就從搞搞理論,轉到了搞實際的革命,下決心要成為職業革命家。當時,浙江大學沒有共產黨,我想畢業以後去找共產黨。

第五篇 方勵之夫婦人生沉浮錄

方勵之夫婦人生沉浮錄

1.紀念方勵之先生:回放13年前訪談(之一)

(首播:1999年4月;紀念回放:2012年4月10日)

2012年4月6日76歲的方勵之敎授在美國家中猝然逝世

中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原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當代民主運動領導人之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敎授方勵之先生,於2012年4月6日在美國家中猝然去世,享年76歲。

方勵之的一生:研究科學,倡導民主

方勵之1936年生於北京,12歲加入中共地下外圍組織,當時就讀於北京四中。195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方勵之先生經歷了中國當代幾次政治運動,一生經歷坎坷。

方勵之在學生中發表演講。

1987年春,他在所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被當時中共的決策者鄧小平點名開除中共黨籍。

1988年秋,方勵之積極參加當時北京高校的政治研究會,並接受外國傳媒採訪,公開批評四項基本原則,也受到當時北京學生的認同。

1989年1月6日,他向當時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發表公開信,建議該年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40周年,釋放民運人士魏京生等。

由於他在1989年民運期間與他在北京大學任敎授的妻子李淑嫻支持學生訴求,“六四”的第二天與妻子避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6月12日被北京市公安局通緝,理由指他們夫婦“煽動王丹等學運學生搞動亂”。他們在使館滯留一年後,乘美國軍用飛機前往英國,半年後到美國。

方勵之先生赴美後,於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任敎授,方向為天體物理學與宇宙學,直到逝世前仍處於學術活躍狀態,每年皆有若干學術論文發表。2010年,因他在宇宙學和早期宇宙的物理學方面的重要工作,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他曾在美國擔任“中國人權”理事會共同主席。

13年前的1999年4月,方勵之夫婦曾經在“心靈之旅”節目中接受我的採訪,談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為紀念方勵之先生,回放這一節目上、下兩集。先請聽第一集,方勵之先生從他自己的早年經歷談起。

第四篇 紀念“中國的良心”——劉賓雁

第四篇  紀念“中國的良心”——劉賓雁


(首播:2005年12月10日)

中國著名異議作家割賓雁先生在美國逝世

美國東部時間2005年12月5日凌晨,中國著名持不同政見記者、作家劉賓雁因患癌症在美國新澤西州逝世,享年80歲。

劉賓雁1925年生於中國長春。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在《中國青年報》任記者期間,因發表《本報內部消息》、《在橋樑工地上》等文章,被打成“右派”開除出中國共產黨,被禁止寫作長達22年。

1979年他在“右派”問題得到改正後不久,即發表報吿文學《人妖之間》,揭露社會腐敗問題。1980年劉賓雁進入《人民日報》任記者。上世紀80年代,他又發表了《第二種忠誠》等多篇報吿文學,被很多人讚譽為“中國的良心”。80年代中期,劉賓雁曾經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1987年劉賓雁在中共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再度被開除出黨。

劉賓雁肖像
晚年流亡異域、思國心切、病重也未能被允回國的劉賓雁,在去世5年之後,屢經波折,其骨灰終移回故國,2010年12月22曰於北京安葬。但中共當局禁止在墓碑刻上他生前自擬的墓誌銘:“長眠於此的這個中國人,曾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説了他自己應該説的話。”

1988年劉賓雁獲“尼曼獎學金”到美國從事為期一年的學習研究。在此期間北京發生了八九“六四”屠殺。由於劉賓雁發表批評政府的文章和言論,中共當局不允許他回國,劉賓雁先生與太太朱洪一直旅居美國。

多年來,劉賓雁繼續為多家報刊撰寫有關中國的文章,編輯刊物,在美國的大學中從事研究工作。他是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第一任會長。最近幾年,劉賓雁先生還擔任自由亞州電台特約評論員。

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第三篇 陸鏗傳奇:“給自己一個任務,要比毛澤東活得長”


第三篇陸鏗傳奇:“給自己一個任務,要比毛澤東活得長”

(首播:1998年11月20日紀念重播:2008年6月23日

中國最早的廣播記者陸鏗先生於2008年6月21日19點05分在美國舊金山病逝,享年89歲。

陸鏗先生在“心靈之旅”節目中接受過採訪,講述他的人生故事。當時我還訪問了陸鏗先生的老友、台灣資深報人龔選舞和卜大中二位先生。

為了紀念剛剛辭世的陸鏗先生,請聽1998年11月20日“心靈之旅”播出的訪談節目“陸鏗傳奇”——

陸鏗採訪汪辜會談不成,自己卻成了新聞人物


在前面的“心靈之旅”節目中曾經談到,新聞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公民有知道真相的權利,記者有報導事實的自由。每當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總會吸引很多記者前往採訪。



1985年5月10曰,陸鏗(右)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左)會面。會面一開始胡耀邦就説:“請坐!你在國内時,吃了不少苦頭吧。”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關心當年他遭受的“牢獄之災”。陸鏗表示“大時代嘛,個人算得了什么”。(陸鏗《胡耀邦訪問記》)

前不久,在上海舉行的海峽兩岸關注的的汪辜會談,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新聞記者。在申請到會採訪的記者中,最年長的一位是剛剛歡度過80壽辰的著名記者陸鏗先生。他沒有想到,手裡拿著經中國國務院對台辦公室新聞局同意發給的《記者採訪審批書》,在香港申請入境簽證時,竟被拒絕。這位秉持“新聞第一”人生準則、享譽海內外的資深記者,採訪汪辜會談不成,自己卻做了新聞人物。

第二篇 至死未被改正的“右派”林希翎


第二篇 至死未被改正的“右派”林希翎

至死未獲改正的“右派”林希翎逝世

北京時間2009年9月21日下午4點半,至今未獲“改正”的中國知名“右派”林希翎女士因血癌和肺心病在巴黎郊區聖•凱米勒醫院(Hospital Saint Camille)逝世,享年74歲。至此,未被“改正”的中國知名“右派”(羅隆基、章伯鈞、儲安平、彭文應、陳仁炳、林希翎)全部離世。

原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生林希翎,1957年因發表言論被打成“右派”,第二年入獄,坐牢15年,1983年旅居法國。

林希翎逝世前幾天,自由亞洲電台“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張敏得知她病危的消息,趕到醫院,錄下她在病床上訴説的臨終之言。

林希翎:“萬一這次過不去,我還有個希望,我的骨灰能夠分一半留在法國,跟我的母親、我的孩子在一個墓地;一半帶回中國去,把它撒在台灣海峽的大海裡,因為我從小就有一個和平夢。”


圖為林希翎青年時代像。

1980年5月13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知》稱,“經本院複查認為,原判認定的主要事實、定性及適用法律正確,決定駁回申訴,仍維持原判。希望你認罪悔改,徹底轉變反革命立場,投身祖國的‘四化’建設。”由此,林希翎成為55萬“右派”中少數“不予改正”的右派分子之一。她也是北京各高校學生“右派”中唯一一名“不予改正”者。

林希翎簡況與“反右”運動

林希翎,原名程海果,1935年生,浙江溫嶺人。1949年未滿14歲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3年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讀書,以林希翎為筆名發表論文,引起爭論,在全國範圍內受到批判。1957年“大鳴大放”,她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幾次演講,一度被譽為“勇敢的化身”、“帶剌的玫瑰”。在隨後的“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全國“最大右派”之一。

1957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反右”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以來幾次大規模政治運動之一。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當局為55萬在“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的人履行了 “改正”手續。據研究“反右運”動的專家、《陽謀》一書的作者丁抒先生考證,目前仍有不到1萬名當年被劃為右派的人(包括健在者和已逝世者)沒有得到改正。

林希翎與前夫育有兩子,旅居法國後,兒子也住在巴黎。小兒子多年前自殺身亡,當時18歲。現在,林希翎唯一的孩子樓信達,在巴黎一家公司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樓信達的父親、林希翎的前夫也參加了“林希翎治喪委員會”。

9月25日下午,林希翎遺體吿別儀式在醫院舉行。

9月28日上午10點,林希翎葬禮追思會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巴黎公社社員牆”所在地)火葬場殯儀館追思禮堂舉行。

第二辑 第一篇 “反右”50年與北大“五一九”

第二辑 “反右”回憶與見證  

第一篇 “反右”50年與北大“五一九”


(首播:2007年5月19日)

“反右”50年

50年前的1957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反右派鬥爭” ’簡稱“反右”,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之後的幾次大規模政治運動之一。説起“反右”,常常會提到北京大學的“五一九”。

今天是2007年5月19日,我們就來談談50年前的北大“五一九”。


“反右’’運動中,被毛澤東“欽點”為頭號“右派’’的章伯鈞(中以手護額者)正接受批鬥圍攻。中共建政後,毛澤東和中共大權獨欖,獨裁專斷,引起非共政黨尤其是知識分子不滿。1957年初毛澤東以“大鳴大放幫共產黨整風”為藉口,鼓動各階層向共產黨“提意見”。但當人們暢所欲言後,毛澤東即背信棄義,以“反右”之名造行大規模政治迫害報復

雖然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説,1957年的的“反右”運動是太遙遠太陌生的往事,但是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還常常聽到有人提及某某人早年曾經被打成“右派”,有一段沉重的人生經歷。

50年前的“反右”,是一場什麼樣的運動?當年究竟有多少人被打成“右派”、劃入另冊?至今,來自官方和研究者的説法仍然很不相同。

第五篇:五星紅旗下非正常死亡者名單


第五篇:五星紅旗下非正常死亡者名單

(首播:1999年10月30曰)

與紅旗、歌聲和口號一起刻進歷史長卷的至少3200萬非正常死亡者名單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現場音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現場錄音,腰鼓聲,歌曲《解放區的天》)
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中共的政治屠殺一處決“犯人”現場。
民主政府愛人民啊,
共庄黨的恩情説不完……

當人們打開記憶之門,回顧走過的道路,當年歡慶勝利的腰鼓聲仿佛還響在耳邊,記憶中那紅旗飄舞,口號震天,歌聲如潮的一波波、一幕幕,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年輪,刻進了當代歷史的長卷,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

隨著那紅旗、口號和歌聲一起刻進歷史長卷的,還有一份中國大陸非正常死亡者名單。

據來自多方面的專家研究報吿,這是一份記載著至少3200萬無辜者姓名的長長的死亡名單。其中尤其以死於“大躍進”的“大饑荒”和死於“文化大革命”的人為最多。

阮銘先生:“三年大饑荒”和“文革”是毛澤東生前對老百姓損害最大的時期


曾經參與起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原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現在台灣淡江大學任敎的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研究員阮銘先生認為,“三年大饑荒”和“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生前對老百姓損害最大的時期。

阮銘先生表示:“這在歷史上是不可以原諒的。‘大饑荒’主要是餓死人,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人禍中最根本的就是毛澤東的‘大躍進’,到現在,餓死人的統計數字中共也沒有公布,目前估計有兩、三千萬人,當然也有估計到四千多萬的。

“文化大革命不但犧牲了許多共產黨的幹部,實際上犧牲更多的是老百姓,特別是1968年的武鬥,犧牲了多少老百姓!”

第四篇 口號與中國:“農業學大寨”


第四篇 口號與中國:“農業學大寨”

(首播:1999年10月2曰)

1964年毛澤東向全中國發出號召:“農業學大寨”


前面談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家喻戶嘵的口號“工業學大慶”。當時還有另一個盡人皆知、與“工業學大慶”整齊對幛的口號,是毛澤東1964年向全中國發出的號召一“農業學大寨”。

‘文革’結束,大寨“神話破滅,受中共“集體化”、公社化“奴役、剝削的中國農民開始了自救之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户農民冒著坐牢殺頭的風險,立據發誓“分田到户”、“包產到户”,在全中國第一個解體了毛澤東的“人民公社”制度。

大寨農民企業家趙華曉先生憶當年的歌聲


(農民企業家趙華曉先生的歌聲)
學習大寨,趕大寨,
大寨紅花遍地開

趙華嘵先生在回憶自己的經歷時,唱起當時很多中國人都會唱的歌唱大寨的歌曲。

(趙華曉唱,錄音)
一道清河水,
一座虎頭山,
大寨就在那個山下邊。
七溝八樑一面坡,
層層梯田平展展……

郭鳳蓮、趙華曉憶當年:苦幹實幹改造自然,吃冰碴飯、棒子麵,冬天沒蔬莱


大寨位於晉中地區的山西省昔陽縣,這個村子處於石灰質的土石山區,土壤貧瘠,水源缺乏,自然條件很差。五、六十年代只有六、七十戶人家的大寨村農民,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帶領下修山改土。

當年大寨“鐵姑娘”,如今的大寨村黨支部書記郭鳳蓮回憶説:“中國人都是很窮的,在那個‘一窮二白’條件下,我們自己動手改造大自然,那是很不容易的呀。回想起來當時吃不飽、穿不暖的,現在也不想多回憶了,因為太苦了。”

生長在大寨的農民趙華嘵,回憶他童年時的大寨和當年的大寨精神。

趙華曉:“我記憶的大寨,是個破破爛爛的大寨。印象最深的是老一輩苦幹實幹改造自然的精神。每天在地裡吃兩頓飯,中間為了修梯田,就在地裡吃冰碴飯。當年的生活不怎麼樣,到冬季我們這兒幾乎沒有新鮮蔬菜,吃的就是棒子麵。”

主持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什麼時候?”

趙華嘵:“1978年吧。”

第三篇 口號與中國:“工業學大慶”


第三篇口號與中國:“工業學大慶”

(首播:1999年9月26曰)

口號、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年輪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現場音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

當人們打開記憶之門,回顧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當年歡慶勝利的腰鼓聲仿佛還響在耳邊,記憶中那紅旗飄舞,口號震天,歌聲如潮的一波波、一幕幕,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年輪刻進了當代歷史的長卷,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

1960-1970年代,中共製造了 “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神話”,中國北方大慶的一個石油工人王進喜(圖中前)成了這個“神話”中的“榜樣人物”。而中共執政者蜕化成權貴資本集圑後,中國“工人階級”的地位一落千丈。

(插播:歌曲《社會主義好》錄音)
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
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全國人民大圑結,
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
共產黨好,共產黨好……

在中國大陸這半個世紀的歷史中,與大量革命歌曲相伴而生的還有各個時期風行的“革命口號”。

(插播:錄音歷史資料)
(男生朗誦)
我們的祖國光輝燦爛,
我們的人民勤勞勇敢,
我們的時代,
一天等於二十年!……

1998年2月中共黨史出版社在北京出版了《口號與中國》一書。前言中寫道:“旗如海,臂如林,站起來的中國人一路呼喊著走來,走過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春秋。

“ ‘三面紅旗’下的中國人進入了天堂般的人間神話世界:超英趕美,敞開肚皮吃飯,鋼鐵元帥火箭似的飛升。有人在苦惱,糧食太多了怎麼辦?

“口號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口號就是口號,不等於現實。當現實之針無奈地戳破‘三面紅旗’的氣球時,人的情感又竟這般脆弱,脆弱得對已經是失誤的東西還一往情深、難以割捨、一錯再錯。從重提以階級鬥爭為綱,發展到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在《口號與中國》這本書的封底,寫下了這樣的話:“每一個口號都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每一個口號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

讀到這裡,又讓人想起那些與口號相伴而生的歌曲,特別是那些歌詞本身就是口號的歌曲,想必也同樣具有記錄歷史和人生的功能。

現在就讓我們循著歌聲和口號,去追溯過往的年代,看看在歌聲和口號背後的歷史與人生,看看中國的昨天和今天。

第二篇 “大躍進”、“大饑荒”、“大革命”

“大躍進”、“大饑荒”、“大革命”

(首播:1999年9月18曰)

阮銘先生:朝鮮戦爭敎訓對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在前面,曾參與起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的原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現在台灣淡江大學任敎的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研究員阮銘先生,回顧了中國大陸從參加韓戰,到“反右派”、“大躍進”、“大饑荒”這段歷史。

阮銘先生説:“朝鮮戰爭不但使中國跟美國的關係22年隔絕,而且表面把蘇聯的極權制度引進來,可是兩個極權制度之間產生衝突。因為當時朝鮮戰爭,引進蘇聯計劃經濟、軍事重工業體系,沒有資金來源,只好剝奪農民。統購統銷糧食,一步步走向合作化,人民公社。

“朝鮮戰爭的敎訓不但是總結經驗敎訓的一個課題,而且對今後中國究竟是選擇和平民主道路,還是採取戰爭、霸權、獨裁道路,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反右’後,不同意見都被鎮壓下去,當時毛澤東提出‘超英趕美’,‘可以比蘇聯更早進入共產主義’。他完全聽不到不同意見,頭腦非常發熱。毛主席公開向記者宣布1958年要達到‘1070萬噸鋼’。毛澤東是‘皇帝’啊,鋼鐵業沒有那麼大煉鋼能力,家家戶戶都來煉。”

“大躍進” “鋼鐵時代的歌聲”



“家家戶戶大煉鋼鐵”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的年輕人聽來,可能會覺得有點兒離奇。但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人,無論是當時的歌曲,還是當時的事情,都記得很清楚——

(插播:“大躍進”年代歌曲《鋼鐵時代的歌聲》錄音)
(合唱)
歌聲震盪著萬里山河,
山河也唱起歡樂的歌。
這支歌,獻給親愛的黨,
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獻給親愛的祖國。
(男朗誦)
我們的祖國,光輝燦爛。
我們的人民,勤勞勇敢。
我們的時代,一天等於二十年。
我們的母親,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女合唱)
共產黨好比紅太陽,嘿!
照得六億人民心頭亮。
(男朗誦)
東方的巨龍翻騰在藍色的天空,
歌唱吧,歌唱吧,
歌唱我們親愛的黨!
歌唱敬愛的領袖毛主席!
歌唱幸福的共產主義天堂!
(合唱)
多煉鋼,多煉鋼,
練鋼,練鋼,日夜忙啊,
煉鋼爐旁建天堂。

第一篇 從建政、韓戰到“大躍進”

第一辑 紅色中國的足跡

第一篇 從建政、韓戰到“大躍進”

(首播:1999年9月11日)

開國大典,毛澤東的宣吿,老百姓的歡欣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沉錄音:國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講話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大陸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幾億中國人,曾經有過怎樣的歡欣鼓舞,怎樣的一腔赤誠!

1949年10月1曰,聲稱“人民政權”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中共軍隊的坦克駛過北京天安門廣場。40年後,1989年6月4曰,還是中共軍隊的坦克,殺到天安門廣場,鎮壓和平請願、非暴力抗爭的北京學生和市民。

(插播:錄音歷史資料,當年的腰鼓,歡呼聲……歌曲《解放區的天》錄音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民主政府愛人民哪,
共產黨的恩情説不完哪,
呀呼嘿嘿一呼呀嘿......

半個世紀後,打開記憶之門,回溯走過的路

打開記憶之門,回溯走過的路。當年歡慶勝利的腰鼓聲仿佛還響在耳邊。記憶中那紅旗飄舞,口號震天,歌聲如潮的一波波、一幕幕,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年輪,刻進了當代歷史的長卷,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

(插播:當年歌曲《歌唱祖國》錄音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麽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當年滿懷真情唱著這些歌曲的人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起,走過了怎樣的道路,迎來了怎樣的生活?

尋訪一些海內外中國人,聽他們談自己的人生故事、心路歷程和省思感悟,瞭解中國當代史,也更深刻地認識中國的今天。

開卷特寫 盲人維權者陳光誠

1.陳光誠抵美後6天,首次接受華文媒體視頻採訪

在獄中服刑4年3個月之後,又被重重圍困在家中1年半以上 的中國山東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攜妻子兒女於2012年5月19日從 北京飛抵美國紐約。

我迄今不知道古今中外是否有第二位盲人坐過4年多牢獄,再與妻女同遭持久圍困。

2012年5月25日晚間,身為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和“心靈之旅”節目主持人的我,受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節目部派遣,到陳光誠在紐 約的住所對他作了視頻專訪。這是陳光誠抵達美國後,首次接受華文媒體專訪。


2012年5月19日,美國紐約,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與他的妻子袁偉靜。

在遭受“紅色中國”黑惡公權暴力的多年迫害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惡劣人權 記錄的見證人陳光誠終於掙脱黑惡勢力的禁錮,抵達美國,獲得自由。

陳光誠一家到達紐約6天,各界關注者非常希望瞭解他的近況。25日下午,美國國會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到陳光誠 住所看望了他,並邀請他參加將要在首都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聽證會,陳光誠欣然接受。

當天晚些時候,我採訪了陳光誠,先請他談談到紐約後的心情。

陳光誠:“説實話我也考慮了很多,最後我想呢,我還是必須要 接受採訪,然後參加這樣的活動。既然他們承諾保障我的公民權利、 自由和安全,那麼我現在就要去用它。如果他們保證了我還不用,我 做自我審查的話,那就跟沒有沒什麼區別。

“但是我也知道,這確實是一種實驗,也可以説是一種冒險,各 種可能都有。當時我就……最後我覺得我這個做法還是對的。當時我 接受採訪,然後可以拓展我的空間,如果那個時候我保持沉默的話, 我出來以後可能每説一句話他都會覺得你多説話。

“我知道很多朋友們都很關心我,可能覺得時間很長。但對我 來講,你想,星期六(19日)來到這兒的時候已經是很晚了,到我們 真正睡覺已經半夜了。然後從星期天到現在充其量也不過是四、五 天時間。再加上這一段時間我們始終長期在這種折騰的狀態中,剛過 來自己各個方面好像都覺得需要時間。朋友們可能是太關心我了,才 覺得時間長吧。反正我自己覺得時間很短,星期六我跟大家見了面, 做了簡短的交流,然後就在這兒做其它的事,比如説治療,今天下午 剛剛兩個醫生在這裡給我做了 1個多小時……差不多1個半小時關於我腳傷(從家中出逃翻牆致骨折)的一些檢查。”